第五四五章针锋相对(三)_太平天国
爱系统小说 > 太平天国 > 第五四五章针锋相对(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四五章针锋相对(三)

  林海丰点点头,“秀清兄这话说的准确。帮助印度人,咱们不是为了输出革命,目的只是为了反对殖民者,维护世界的正常秩序。而最关键的,还是为了咱们的自身利益。一个独立的印度对咱们有好处,英国人为什么赖在那里不走?说白了,就是为了这个大市场不丢。这样的大市场,同样也是咱们所期望拥有的。但一个强大的印度就未必了,卧榻之边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啊,我说的援助也不是马上就可以实行的,只是准备实行。换句话说了,你现在就援助他们,他们还未必能接受咱们的那些附加条件呢。援助要在他们被英国人打疼了的时候才能顺利地开始。还有,当大家都打到精疲力竭的时候,咱们就可以直接出面了,既可以满足印度各方参战者的权力**,还可以再卖给英国人一个面子,给他的东印度公司暂时留下一个落脚的地方,从而达到将印度彻底拆分的目的……”

  “这样好,”郑南开心地连连点着头,“这一场杖打下来,没个三五年不能叫它停下来。英国人不是盼着拽住咱们的腿吗,这回就叫他在印度的这个烂泥塘里,好好尝尝烧钱的滋味

  “我看啊,三五年都不够,要整就整他个十年八载,”洪仁笑着一撇嘴,“就算咱们无偿地帮助他们拉动经济了,也正好为英国的那些失业工人们找个稳定地工作。哈哈哈……””小说“

  “呵呵呵……”石达开笑了一会儿,心里又总是有些不忍。在他想来,既然出手帮助了印度人,就应该永远地跟印度人友好相处下去,可林海丰的做法,却多少有点儿不够君子。他瞅瞅林海丰。“把一个完整的印度拆分。他们早晚会记恨我们的。”

  “达开兄啊,您可是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了,”林海丰笑着摇摇头,手在地图上随意地一划拉,“他们从来就没有完整过,甚至没有自己的历史。再说了。咱们也不能干涉人家的内政不是?呵呵,不是我想分他们。是他们自己想,而且愿意分地。咱们只不过到时候去主持一个公道而已。这就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没错,我就喜欢这个,”杨秀清站起身来到石达开地身边,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达开兄弟啊,你就别再唧唧歪歪的了,只要是不赔本的买卖。那还不是不干白不干嘛。你呀,是中了诸葛亮的毒了。明明把人家周都督气死了,还哭唧尿腚的跑去装好人,给人家吊孝。”

  石达开看看杨秀清,皱着眉头苦笑一声,“唉呀,我在秀清兄眼里怎么会这种人了,我是真好人,咋就成了装好人地诸葛亮了?”

  “哈哈哈……”杨秀清开心地把大手一挥,“得得,你们诸位都是真好人,以后凡是有了坏事,那就都往我一个人身上安排就是了,我是不怕当坏人的。”

  杨秀清地书房里,顿时响起一片畅快的笑。

  就在这个时候,卢贤拔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将一份电报交到了临近门口坐着的何震川手上。

  何震川大致扫了两眼,脸上马上洋溢起难以克制的快意。他赶紧站起身,冲着五位天朝的领袖使劲一舞手中的电报纸,“好消息,东北军区地好消息……”

  最早的瑷珲,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年间。当年,永乐皇帝为了适应对蒙元残余势力地斗争需要,在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下游,即今天俄罗斯境内地维笑勒伊村一带,建起了一个瑷珲城。到了一六八三年,满清政府又在黑龙江东精奇里河附近重新建造了瑷珲域,并设置了黑龙江将军衙门,两年后,又移驻黑龙江右岸的瑷珲新城(即现今的爱辉镇)。

  瑷珲城历来就是整个黑龙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做为黑龙江流域最大的城镇,鼎盛时期曾经“人口四万、商贾三千”,城内不仅是商业店铺异常繁荣,各类庙宇更是香火顶盛。然而,就是这个来自于达斡尔语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可畏”的意思的黑龙江重镇瑷珲,自从三年前在这里由奕山签字画押,为了换取俄国人对他们所谓的无私援助,而代表他们的满清朝廷将清凉凉的黑龙江对岸那大片曾经生养过他们自己的土地,慷慨地赠送与了俄国人的那一刻起,这座“可畏”的瑷珲不仅没有了一点儿的“可畏”,反而在自由地游荡在黑龙江上的俄国人眼中,变得是那么的滑稽。

  因为,俄国人现在也驻在一个曾经有着同样名字的“可畏”的城中(瑷珲旧城),与大清的那个“可畏”之城隔河相望。同是“可畏”,俄国人的“可畏”斯克三色旗迎风招展,大清的“可畏”却是龙旗难觅。据说,从俄国人进驻了瑷珲旧城之后,就几番向还是大清龙旗招摇的新瑷珲城提出强烈抗议,悬挂大清龙旗容易招惹黑龙江上游曳的沙皇水兵的极其不快,会使朋友加兄弟的双方产生巨大的隔阂感,一旦哪个沙皇水兵出现梦游的症状,就很容易会造成误会。所以,为了避免俄国人梦游,大清的“可畏”之城的城头,从此不再悬挂任何的旗帜,以前的大清龙旗只能贴在黑龙江将军衙门的墙壁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cms.net。爱系统小说手机版:https://m.aicms.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