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二次见刘宏_袁主","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爱系统小说 > 袁主","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 第199章 第二次见刘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9章 第二次见刘宏

  第199章第二次见刘宏

  由小黄门从宫门外迎接,袁绍第二次重返皇宫。

  很明显,对于袁绍的到来,有一些人的情绪开始逐渐酝酿,以至于当袁绍出现在面前时,一脸的嫌弃。

  张让就是其中一员,身为皇帝近侍的他,自从他得以越过曹节,进而在其死后接替曹节的所有权势后,每每听到陛下说过的一句话,袁绍如今怎么怎么了,他抗击鲜卑,安抚流民如何如何,听到这,张让就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陪衬一样。

  再加上,此时的黄巾之乱,整个大汉的军队不说在节节败退,也只是在尽力抵抗,还没有捷报传至雒阳深宫,结果,这度辽将军,陛下口中的爱卿,袁绍却是提前解锁了抗击黄巾进而取得胜利的成就。

  张让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位,足矣说明其狡诈诡计居多,且善于结交王公大臣,进而搜刮利益充实自身,当然,在这期间,他也会将自己获得的一小部分利益转而呈现给刘宏。

  所以说,张让是绝对不能容忍有人站在他的头上的,当他得知袁绍好好的边关不待,却偏偏要返回雒阳出任一介九卿卫尉,瞬间就觉得危机感出现了。

  卫尉,执掌宫中宿卫,与同为九卿的光禄勋,执金吾皆为中军。

  光禄勋又称郎中令,乃郎官之首,基本上大大小小的郎官都会出任光禄勋麾下的郎官镀层金,刷新刷新身上的履历,又因郎通廊,故而郎又称之为宫禁门户的站岗护卫,而光禄勋则就是这些护卫皇帝个人安保的绝对负责人,麾下又下辖中郎,郎中,以及宫中宿卫,虎贲羽林。

  而卫尉则与光禄勋相比相成,若是将整个皇宫化成一个圆心,光禄勋则就是其中接近皇帝本人的一个小圆圈,其辐射的范围就在这一片区域内,卫尉则不同,余下的外圈大圆,则尽皆归卫尉麾下所掌。

  同时,卫尉麾下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营等诸多武装,管辖整个宫城的宿卫,故而多受皇帝器重关注,往往卫尉一职多由三公兼领,权势愈加强势。

  执金吾相比二者,则轻松许多,执金吾又称中尉,居于宫城之外,京师之内,故其麾下所掌管的军队则统称北军,首脑就是执金吾,平日需得在高城之外巡逻三次,同时兼备武库兵器储存的保管工作。

  相比较下来,光禄勋则因最接近皇帝本人,使得其多数都是由皇帝近臣,或宗室兼任。

  卫尉则因需要护卫整个宫城,其人数占据比重最大,使得卫尉职权日益强盛。

  执金吾却是地位日渐下降,虽说光武帝刘秀对于执金吾有着超乎寻常的执念,故而有娶妻当娶阴丽华,仕宦当做执金吾的说法,但实际上刘秀在登基后却并未提高执金吾的权势待遇,到了后期,执金吾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闲散职位,以此使宗室亲近子弟出任,也多有外戚出任此职位。

  可以说,袁绍能够直接出任九卿卫尉一职,与此前的黄巾一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无其这般强势态度,哪怕是刘宏一心想要将袁绍召回,朝中也多有反对声音。

  同样身为刘宏阿父张让也多持不满态度,似乎对于这袁绍,他更希望其戍卫北境,使得那些鲜卑不得南下,进而与黄巾形成两面夹击的局势。

  当然,这一切都是张让表面上的态度,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极其合理的方式,才能让这位被皇帝心心念念的将军不在眼跟前晃悠,昔日其对曹节的态度足矣证明了他对宦官不满的表现。

  很快,经过宫中各处门户,又经内侍层层盘查,袁绍这才得以进宫。

  刚刚行至宫门外,就看见一身体微微佝偻着的中常侍侧立在一旁,见袁绍前来,当即上前施礼道:“中常侍张让见过度辽将军,哦不对,乃卫尉也。”

  袁绍心里一惊,这就是张让?

  那个使刘宏谓之我父的中常侍张让?

  袁绍不由得上下多打量了几眼,却是并未发现他与其他宦官有什么区别,总不能他还比别人多两个蛋不成,但眼下,袁绍深知此地非久留之地,故而也是连忙降低姿态,连连摆手道。

  “中常侍言过了,我不过一边境小将,侥幸赚了些许军功,得以承蒙陛下圣恩,重归雒阳,中常侍乃陛下身边红人,我又如何能与你相比焉,若今日未曾相遇,我便打算待见过陛下后当面去与中常侍相会,何须在此地等候也。”

  袁绍的态度模棱两可,但不得不说的是,袁绍的这番马屁却也是让张让一顿飘飘然,他原以为这袁绍乃边境重将,又由此前与他等中常侍闹得不愉快之举,如今又借助军功得以出任卫尉,气势定然傲绝,未曾想见到他,却是表现的这般和善,张让心中升起的些许敌意眨眼间就消散了不少。

  张让略带疑惑的看了眼这袁绍,见其面容多俊,虽说久经沙场,风吹日晒下,但丝毫未能掩盖其俊俏模样,反而更添几分气度。

  站在他的立场上,一切与宦官乃至皇帝作对的,都是敌人,袁绍本来也应该是处在其中的敌人,且是首当其冲的对象。

  但眼下袁绍的态度,让他有些捉摸不定。

  “卫尉言重了,将军曾以两万骑大破黄巾,这件事已经在雒阳传遍了,到处都在称赞将军的贤名,陛下也多以此赞叹将军。”

  “陛下天恩,能得中常侍这般称赞,我惶恐万分。”

  张让突然环顾了一圈左右,见无人将视线投来,他贴近袁绍耳边低声提醒道:“将军今正值大胜,气势逼人,朝中却多持不同意见,有人打算以将军私自训练两万铁骑为由,上奏陛下。”

  “无妨,我身为陛下之臣,绝无二心。”

  “将军的为人陛下自然是相信的,但毕竟朝中那些佞臣多有不法之意,恐伤将军。”张让的嘴唇很薄,不时张口吐道。

  张让的态度,不知不觉间,放在外人眼中,二人就好像是如胶似漆一般,张让就差整个人都贴上来了。

  当然,这其中也是因为张让希望这袁绍能够识时务,不要去想要依托士人阶层,皇宫中有陛下,还有他十常侍张让,他需要袁绍的名声来为他谋取一些利益。

  张让很清楚,自己的名声在宫外,绝对称不上好,就连京师多地,都有豪宅林立,甚至有一次,陛下意欲登高,为了使自己的豪宅不被刘宏发现,他甚至彪出了一句,天子不应登高,否则百姓就要虚散的话,从而使刘宏彻底的打消登高望远的念头。

  而这,则皆因为张让的豪宅修建之奢华,高度都是寻常人难以想象的,便是久居深宫的刘宏看见也定然会勃然大怒,再加上整座京师几乎所有的土地交易,官员任免,张让插手的范围极远,基本上凡是打眼一看的任何事物,一多半都与张让等十常侍有关。

  这般横征暴敛,自然早就引得黎庶万般不满,奈何张让等人的权势依旧,可以说黄巾之乱的出现,张让等人也是脱不了干系。

  这一切张让自然是看不透的,他还洋洋自得的在袁绍面前附耳低声道:“若袁将军能够得以出任卫尉,可不要忘了本中常侍的功劳啊!”

  这张让的态度一时间,却是让袁绍愈发的迷惑,自己乃是袁氏子弟这件事上,似乎已经不算是秘密了,诚如张让这般权倾朝野的中常侍不会不知道,那他为何还要如此对待自己。

  袁绍想不明白,只能缓缓点头道:“那是自然,在下便先进去了。”

  “去吧。”张让一瞬间就又恢复到了那副清冷阴森的神情,待袁绍彻底走后,才露出一丝笑容。

  在宣读了袁绍要觐见的消息后,整个朝堂之上都开始发出了热议声。

  众人不时交头接耳,对于这位堪称如今袁氏最杰出的子弟,他们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若非时常有来自辽东的战报频频传来,就连袁绍在辽东究竟做了什么事他们都不会知晓,更别提如今的辽东早已经不是记忆中那个残破不堪,且到处都是战火袭扰,民不聊生了。

  坐在高处的刘宏闻言顿时露出一丝欢喜,他赶紧使内侍将袁绍请进来。

  “臣,度辽将军袁绍见过陛下!”袁绍进入殿中,径直走到中央,也不去管旁人的视线言论,只是自顾自的施礼。

  刘宏摆摆手洪声道:“卿家已有十几年没有来过雒阳了,就连卿家的音容相貌都是记忆中的那个模样,不曾想,这些年来,倒是并没多少变化。”

  袁绍连忙拱手惶恐:“臣何德何能,烦劳陛下惦念,臣伏纬诚恐!”

  百官尽皆将目光定格在了这度辽将军身上。

  说到底,哪怕这袁绍出自袁氏子弟,乃是根正苗红的世家,但其所作所为,加上这些年来的经历,使得满朝文武其实对于袁绍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

  一方面,朝中多有出自袁氏门荫,从而出仕进入到这个雒阳权利核心圈子的官员在,对于袁氏子弟自然是需要多加关照。

  并非是因为昔日三公袁逢及袁隗,只是单纯的见袁绍的确出色,自然需要将其尽数拉拢到本该属于的士人阶层。

  这样的好苗子可不能倒向宦官,否则的话,能够执掌宿卫兵权的袁绍一经出任卫尉,自然会使得宦官权利更加强势,此消彼长下,士人刚刚升起来的一些希望又会被无情打破。

  有人看好袁绍,自然也有人不愿意袁绍能够如此风光的出任九卿卫尉。

  弘农杨氏就是其中之一。

  面对着棋逢对手的袁氏子弟,袁绍能够以三十多岁的年纪就出任卫尉,假以时日,这袁绍必定要向三公之位进发,甚至就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公。

  袁氏在这次的党锢之祸中大行其道,反而使得袁氏的威望日渐兴隆,就连袁逢,袁隗都接连出任三公,使得袁氏彻底解锁了四世三公的成就,若是让这袁绍再进一步,难免不会使得袁氏彻底的碾压在世家大族的头上。

  这是杨氏等一众世家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这些,刘宏心知肚明,他只是淡淡笑着。

  “袁爱卿对于即将出任卫尉一职是何打算?”

  满朝文武瞬间再次被点燃情绪,关于袁绍出任卫尉一职,双方各执一词。

  袁绍虽然极不情愿,但一想到刚刚进门时张让的提醒,以一郡之地私自招募两万兵勇,且多由骑兵组建,此事若放在战时,或许不算什么,只当是为了对抗敌人入侵。

  但眼下,虽说黄巾之乱大肆爆发,但也不过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你身为度辽将军,却早已经提前招募好了两万铁骑,究竟是何居心?无论这些反对袁氏,又或者是单纯的针对袁绍,这番言论都会像是一把无法躲闪的长刀径直的刺进胸膛。

  就是落得个谋反罪名,基本上都已经算是轻的了。

  袁绍虽然一直都在规避此事,但他却也是没想到,那公孙瓒竟然会如此迅速地就将此事捅了上去,使得袁绍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制手段。

  好在刘宏说起来,与袁绍之间尚且有着一次授学之宜。

  这谋反之罪,说到底,是否被判定成功,也全是由刘宏自己决定。

  现在的刘宏可不再是任人拿捏的孩童时期,此时的他有着绝对的权利可以拿捏任何人。

  只要刘宏一百个不愿意,任凭这些人嘴皮子说到底,也是无济于事。

  而刘宏听谁的?

  必然少不了阿父张让,阿母赵忠等中常侍。

  故而,袁绍刚才才会对那张让虚与委蛇,尽可能的将自己最完美的善意表达出去。

  同时,既然刘宏已然决心将自己召回,若是真要追究罪责,就不会再行脱裤子放屁的举动,转过头来还给了自己一个卫尉来当。

  袁绍心知肚明,此时或许也是刘宏为了震慑百官,才进行的一次朝会,而其中的绝对主角,恰恰就是自己这个辽东人士,所谓的度辽将军。

  正所谓关外官员不如狗,这句话极其形象的形容了关内关外的区别。

  这些在朝中吃香的喝辣的,对于世俗黎庶剥削的不成样子,那些边塞之地的官员却整日饮马天山,勒马塞外,整日风吹日晒,承受着寻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到头来在朝中文武的口中,却多以关外多粗鄙,难登大雅之堂为由极难进入到朝堂中心。

  以至于,满朝文武中,出自关外,并凉清幽的官员少的可怜,饶是一代名将段熲,虽说与皇甫规,张奂并称凉州三明,但实际上,其得以彻底的在朝中站稳脚跟,却多是由于其依附宦官所致。

  若无宦官在后撑腰,面对着朝堂之上极度排外的态度,段熲也极难久待,权宦王甫一死,他也就连带着被牵扯其中,最终饮鸩自杀。

  袁绍如今就恰好处在这个尴尬的局面。

  出自袁氏,却又偏偏远赴辽东,连续十几年未曾进入雒阳权利中心,这已经足矣说明一个问题了。

  当听闻皇帝问自己的态度时,袁绍却是先环顾了一圈,看着神态各异的百官,这才拱手作答。

  “袁绍乃陛下之臣,能得陛下这般天恩厚赐,臣已感激涕零,莫说陛下使臣出任卫尉,便是成为城门下一军候,也绝无怨言,哪里需要臣,臣就可以去哪里。”

  袁绍的态度很诚恳,头拉的极低,低到没人能够看清他的脸。

  闻言,百官中顿时就有人出言嘲弄道:“听说度辽将军曾出任辽东属国长史,却是巧取豪夺,横征暴敛,致使当地黎庶尽皆陷入水深火热中。”

  其不曾停息,又紧接着讥讽道:“虽说有抗击鲜卑之功,但却穷兵黩武,使万千黎庶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纵使鲜卑灭绝,辽东已不复辽东,那又能如何呢?”

  袁绍看着这名跳出来趾高气扬职责自己的官员,一脸平静的询问道:“敢问足下现居何职?”

  那人顿时倨傲道:“侍御史赵责也,将军明知穷兵黩武乃取祸之道,却是几次三番大行其道,致使流民失所者多达数万,此罪可知?”

  袁绍顿时明白了,合着这厮是御史大夫之下,专司弹劾朝中官员,当然级别不能太高,涉及到高官时还需禀告御史大夫再上报皇帝。

  看着架势,明显是打算兴师问罪了。

  袁绍猜测的不错。

  此人正是新上任的侍御史,刚刚进入朝会没几个月,所经历的诸多事宜都是经由御史大夫手,落到他手中的少得可怜,为了让自己能够扬名,同时也是为了那些辽东黎庶们伸冤,他决定要主动站出来充当正义使者。

  袁绍面不改色,淡然道:“不知侍御史如何得知我穷兵黩武?横征暴敛?若是单凭一张嘴就能定人罪责的话,相比这大汉天下,就没什么好官了。”

  侍御史言辞凿凿道:“将军无需知晓我从何处得知,只需将军是否承认这般罪责?如今陛下天恩浩荡,似你这般官员,与伱同堂我甚感烦躁,还望陛下明察!”

  说完,他就遥相对着陛下施礼,企图以此来使刘宏改变最初的念头,切莫使其出任卫尉一职。

  侍御史相对于朝中其他官员而言,品阶较低,若非其有弹劾百官之权,这朝堂之上本没有他的坐席,如今又竟敢大言不惭,居于前座的御史大夫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这侍御史当真是不知死活,这度辽将军岂是此前那些被你弹劾所致的碌碌之辈,只知贪图一时名声,却不知其中深浅,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饶是御史大夫,都不由得为这侍御史感到悲哀,就连他自己,都不觉得对方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结果到了这侍御史口中,好似是人人喊打般。

  侍御史脸色倨傲,朝中其他官员忌讳莫深,他可不在乎,倒在他手中的官员也已经过了两手之数,一介边塞将军而已,何足惧哉。

  坐在高位的刘宏脸色也是突然沉了下去,望着这侍御史,第一次觉得这人好生聒噪,心里顿时涌出一股想要逐出的念头。

  但他想看看袁绍又当如何处理,同时,他也很想问问,袁绍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竟然能使一郡之地训练出大汉十一的骑兵力量,他倒是并不觉得这袁绍会谋反。

  这是他发自肺腑的一种感受,可能也是源自孩童时的那一次教诲所致。

  两万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若是拿来冲击京师,两万训练有素的骑兵足矣攻破。

  身为皇帝的他,自然是不能容忍有他无法掌控的局面出现。

  当有人提议将那正好大胜,击败黄巾的度辽将军召入雒阳时,刘宏不假思索的就决定使袁绍出任卫尉,回到他的身边,既能解除骑兵祸患,又可另外派出一度辽将军前去接管这支骑兵。

  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cms.net。爱系统小说手机版:https://m.aicms.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