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太子改革,戚继光自劾_万历佑明
爱系统小说 > 万历佑明 >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太子改革,戚继光自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太子改革,戚继光自劾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三十九章太子改革,戚继光自劾张蕴生附和着说道:“东翁说的是!”

  “但也由此可见,很多事,在权力小的官员面前,是难于登天的事;但同样的事,在权力大的官员面前,则是轻而易举的事。”

  “譬如,东翁之前为知县时,因乡宦豪族们控制了地方的人口和产业,使得东翁做任何事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感受,而避免当地民生都受影响,乃至需要所做的事利于他们谋利才能让一些政令推行。”

  “但这样的困难,在执政面前皆算不上什么,尤其是对于天子而已。”

  “因为没有谁可以考成天子,所以天子不用像地方官一样由于担心考成结果,而不得不配合乡宦豪族,当然,受天子信任的当朝执政也不用担心考成结果,不用配合乡宦豪族。”

  张蕴生为让太子多些进取的心思,也就多言了几句,而希望太子可以对权力产生更大的兴趣。

  “权力!”

  “权力果然还是越大越好!”

  太子其实自己也意识到了权力非常大的好处。

  而也因此,太子在这时就不由得问道:

  “张老,你说,一个县甚至是一个里的风气不正,税赋不均,是不是根源上还是由于权力最高执掌者的疏懒或者昏庸所致?”

  “而任何一个贪官和恶吏出现的背后,权力最高执掌者都应该背负一定的责任?”

  张蕴生身子一颤:“东翁,老朽不敢言!”

  太子则自言起来,道:“国朝是天下之权皆集于天子,天子如不明,纵有贤臣,也无用武之地,好在当今天子圣明无比,只是不知将来储君能否也可以像当今天子一样圣明。”

  “东翁勿虑太深,东宫是否能担当将来大任,在天子在东宫诸先生师傅。”

  “东翁现在只当考虑如何尽快再获升迁。”

  张蕴生忙说道。

  太子笑道:“你不是说眼下吏治清明,执政者皆公忠体国之辈吗?既如此,要想升官,自然首要是在于治理好地方,广增人口与粮秣,你应该能猜到,我一直想做什么事。”

  “知道。”

  “东翁是想必是解决人口隐匿与逃税避税的问题?”

  “这也是天子和当朝执政还未大力解决的事,只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外扩张和开发以及对内发展新技艺上。”

  张蕴生这时笑着回道。

  太子点头道:“没错!我正打算解决这事。”

  “只要将人口隐匿的问题解决,短时间内,山东就能增加大量人口,使得考成上更好看。”

  “而且,这样也能限制汉人为奴的情况,为将来解救大量汉人摆脱奴婢身份打下基础。”

  “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以山东巡按御史的身份在山东试点,也能积攒一些经验,将来若能真进步为执政,也能够据此经验,在全国推行解决人口隐匿的政策。”

  “东翁说的是,但眼下,东翁需先同抚院商议商议此事。”

  张蕴生笑着回道。

  太子点了点头:“那我这就与抚院张副宪去信。”

  山东巡抚衙门。

  一春光明媚的室内。

  山东巡抚张文熙在收到太子的信后,当场拍手称快:“很好!真正是后生可畏啊,本朝就需要这样积极于解决积弊的敢于改革者,我新党可谓后继有人也!”

  张文熙说着就对自己幕僚吩咐道:“回信于巡按,本院会亲自去见他,商议此事。”

  历史上的张文熙就属于敢想敢干的改革派官员,在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期间,他是第一个上疏建议征倭捣巢之策的官员。

  南京刑科给事中徐桓所作的《征倭当急捣巢非计乞详审以收胜算疏》里,就附和称赞说,张文熙的策略是治国良策。

  只是张文熙的策略并不被当权者喜欢,故后来,他被调去了南京。

  毕竟历史上的大明在万历二十年已经是保守派当权,亲政的万历连张居正的变法都不想坚持,哪里会积极外扩?

  但无论如何,因为张文熙不是因循守旧之辈,所以,这一世,他很赞同太子的想法。

  闲话少叙。

  张文熙在接下来不久就在曲阜见到了太子。

  如今的曲阜已经不再是孔家的曲阜,也因此,曲阜比之前更富庶了不少。

  毕竟,曲阜地方最大也最久远的寄生虫被铲除了。

  曲阜的百姓自然可以积攒下更多生产资料,也就有更多的余财去投资经营各类产业,也就让曲阜在人口数量增长与商铺数量增长方面,冠绝山东。

  所以,太子和张文熙在曲阜会面时,就可以看到曲阜地界云集有大量商铺楼阁还有学校,整个曲阜城的街道也是摩肩接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cms.net。爱系统小说手机版:https://m.aicms.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