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当进行军事大比武,当鼓励生育_万历佑明
爱系统小说 > 万历佑明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当进行军事大比武,当鼓励生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七十九章 当进行军事大比武,当鼓励生育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六百七十九章当进行军事大比武,当鼓励生育李如柏听后不由得问着江世功:“江大哥为什么会觉得这是运气好?”

  江世功道:“不然呢,你越过上面头头直接去见总镇,一般而言,总镇肯定不会见你,脾气大的没准还直接下令打你一顿,或者把你直接当刺客砍了都有可能,偏偏如今这位总镇不但见了你,还提拔了你,可见你运气好,遇到了一位好总镇。”

  “有道理。”

  李如柏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对江世功道:

  “那江大哥运气也不错,认识了我。”

  江世功微微一怔,旋即一脸喜色,立即躬身道:“小弟江世功永远都将您视为自己的大哥!愿为铁大哥上刀山下火海!”

  李如柏忙扶住了江世功:“何必如此,现任总镇明察秋毫,正是你我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时候。”

  江世功“嗯”了一声。

  而李如柏接下来则在趁着休息时,将自己的见闻写进了给李成梁的信里,道:

  “父亲大人可安好?儿子拜您所赐,充军东瀛已有半年,如今升到了哨官,但并非全是因为儿子英勇善战才得升,而是儿子运气好,遇到了一位体察底下将士的好总镇,另外,也跟儿子自己投了个好胎有关,若非儿子是李家之子,何以知道戚总镇秉性,何以敢如此大胆?”

  “儿子发现,若为普通士卒,想要进步可谓难也!而不但要敢做事,还要运气好,运气不好时,还得能忍;除此之外,即便官至总镇,也得能忍,能燮理阴阳,不然就是要么得罪了上司,要么得罪了下僚;”

  “另外,军中虚功冒功之情况严重。”

  “所以,选拔官将,尤其是选拔底下的小校时,不能只信地方根据实战所报的功绩,还得时常通过大比武与大演练的这种方式,检验一下比较好,有的所谓立有大功的小校其实不过是仗着关系而已,很多连火器都不会操作,乃至有连马都不会骑的,怎么可能立功?”

  “父亲大人现在为枢密使,负责中下层官校选拔,自当慎重一些,以免将来这些官校成为一方总镇,陛下会怪是父亲不称职。”

  李成梁很快就把李如柏给他的书信递到了御前。

  所以,朱翊钧这一天就看起了李如柏的信,其看后就笑着对李成梁说道:“令郎去军中基层,果然是有收获的,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还给你这个枢密使提出了建议。”

  “犬子信口开河,让陛下见笑了。”

  虽然,李成梁是确定李如柏在信中说的很不错才交给朱翊钧看的,但在朱翊钧面前,他还是谦虚了一下。

  朱翊钧道:“朕倒是觉得他提的建议不错,要时常通过大比武大演练的方式检验军中旗校。”

  “是,枢密院定遵旨照办。”

  李成梁这时回了一句,且不由得白眉微挑,颇有喜色。

  戚继光瞅了李成梁那得意的神色一眼,接着就因为想起自己的儿子没一个愿意从军而微微一叹,然后便将戚金的奏本拿了出来,对朱翊钧说:

  “陛下,东瀛镇臣戚金上密奏,劾郎官汤复和把总尹富不法,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朱翊钧已通过李如柏给李成梁的信知道此事,便吩咐道:“这事既然戚金不好主持公道,就由锦衣卫来主持,逮拿这二人进京严审,以正军心!”

  张敬修这时忙拱手称是。

  锦衣卫出面直接逮捕汤复与尹富的确更好,这样就无人怀疑是戚金所为,而至于锦衣卫如何知道的这事,自然也是官僚不能问的,问就是锦衣卫本身利害,无孔不入。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官僚集团畏惧特务政治的原因。

  主要就是特务政治让人防不胜防。

  但饶是如此,总是会有人心存侥幸。

  闲话少叙。

  且说,李如柏在山口城待了没几个月,就亲眼看到了,汤复和尹富被京里来的锦衣卫拿走的场景。

  这让李如柏由衷的感到高兴,尤其是在他想到汤复和尹富倒霉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给自己父亲写信的缘故,这让他更加有一种自己在为国除害的畅快感,也让他更加觉得,自己没白以充军的方式来军中基层。

  而江世功等明军基层官兵也感到大为高兴,毕竟他们是深知汤复和尹富这些对朝廷不忠的中层官将有多可恶的。

  江世功甚至因此还替李如柏惋惜:“若是这锦衣卫早点来了就好了,这样李大哥您的大功就不会被人拿走了。”

  “现在也没人敢拿了。”

  李如柏则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

  而李如柏不久后也已通过自己父亲李成梁的回信知道,他的提议已经被皇帝采纳,皇帝还夸了他。

  这让他如甘露滋心,满腔有见春之喜,在接下来的历练中更加积极,怨气也大减。

  而明军在夺下山口城后,就继续挑衅毛利辉元。

  主帅戚金还派兵包围了毛利辉元的居城——荻城。

  居城也就是藩厅,相当于都城,即毛利辉元自己所驻的城。

  明军在包围平山城后,戚金倒是没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派了参将陈策责问毛利辉元,问其为何不准毛利敬元礼待上国王师,竟敢拒绝王师进城搜查失踪士兵的要求。

  这让正因为荻城被围而要殊死搏斗的毛利辉元松了一口气,知道明军没有要直接灭自己的意思,忙称这里面是发生了误会,还作了解释,且表示愿意赔偿五十万两白银,以息大明王师之怒。

  戚金将此事上报给了巡抚杨镐。

  杨镐考虑到朝廷虽然已决定灭倭但具体战略是先消灭其顽固贵族,以夺其市场为主,在通过移民与教化来慢慢吞并,也就以巡抚有便宜行事之权为由,暂时接纳了毛利辉元的请求,还要求毛利辉元不得禁止自己辖区民众与大明通商。

  毛利辉元自然予以答应。

  只是,长州藩毛利氏下面的大名和武士倒不是都像毛利辉元这么明时势能忍,不少也还是因为明军东征,而主动向明军发起了进攻。

  有直接率兵袭击明军的,也有行刺的,还有故意搞破坏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cms.net。爱系统小说手机版:https://m.aicms.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